中国女篮输给日本女篮,没能在家门口实现卫冕,最终收获季军,固然是遗憾的。不过严格来说,这场比赛,中国女篮输得并不可惜——它并不是一场惜败,而是彻彻底底的完败。
单从天赋而言,中国女篮对于日本女篮,绝对是碾压级别的。即使本届比赛李月汝没有参加,但我们依然拥有韩旭和张子宇两名天赋在亚洲级别比赛里绝对断档的中锋。
当拥有2米26的张子宇和2米08的韩旭的中国女篮,被中锋是1米85的高田真希和1米93的渡嘉敷来梦的日CBA日报本女篮在一场40分钟的比赛里领先了30分24秒,甚至禁区内命中率都超过我们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呢?
早在此前热身赛的时候,中国女篮和日本女篮的对决就已经有了一些关于张子宇的话题,当时日本女篮的主帅科里-盖恩斯表示已经想出了限制张子宇的方法,但两场比赛中国女篮净胜了41分,我们都觉得他是在扯淡。然而这场比赛,盖恩斯和他的球队确实做到了。
亚洲杯半决赛的胜负手之一,也确实就是关于张子宇的。
日本队把2米26的张子宇防出了仅仅50%的命中率——要知道在半决赛之前,她三场比赛的命中率分别是71.4%、100%、66.7%。
面对进击的巨人张子宇,日本女篮显然做了充分的研究,她们深知防守张子宇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各方面的联动和配合。
主防张子宇的高田真希一直攻击她的下盘形成消耗,这阻止不了高出两头的张子宇接球,所以她们经常会使用三人、甚至四人的夹击围捕张子宇,然后举高双手,尽可能地对这位2米26的巨人形成干扰。
这样堆人头的防守策略虽然不是每一回合都能防下张子宇,但确实能对张子宇形成有效的消耗,有时候通过犯规的形式击伤张子宇的面部,有时候又能造成张子宇进攻犯规......
而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日本队可以这样肆无忌惮地夹击张子宇?就算堆到三人、四人的夹击,她们的防线却还能保持稳定的结构?
一方面因为张子宇不怎么习惯在夹击中出球(不过当你比防守人高30厘米,能顶着3人夹击出手,也不需要过多考虑传球),另一方面也因为我们的三分球只有23投6中。
当中国队的三分球是这个水平的时候,日本队是去防外线,还是去掐张子宇?甚至都不太需要思考。
反倒是,日本女篮34投16中的三分球可是每一个都扎在我们的痛点上。
说防守张子宇是系统性的工程,因为你除了要在防守端想方设法限制她在篮下翻江倒海,更需要在进攻端找到通道惩罚她的蹲坑防守。
去年7月份的U18女篮亚洲杯,场均35分+71.4%命中率的张子宇简直是彻头彻尾的大魔王,但中国队并没有在那届赛事上夺冠,而决赛输给澳大利亚U18的情景简直和昨晚输给日本如出一辙。
张子宇相对速率太慢是人尽皆知的问题,这让她一旦被调出篮下,就很容易成为被攻击的弱点。去年身高1米88的后卫谢尔斯不断通过速度绕过张子宇完成突破攻筐;昨晚日本女篮则通过不停地外线传导拉扯,用速率和射程惩罚张子宇的蹲坑防守。
而且她们不停地来回折返冲抢,在身高完全被压制的情况下打出10-12的二次进攻得分,她们的两分球命中率甚至比拥有双塔的我们都高......
为了保护张子宇,常用的方法是联防,但张子宇收缩篮下的特性,让整体的防线天然存在4防5的不足。所以问题就是,如果联防只能4防5,那还叫什么联防呢?
其实主教练宫鲁鸣在赛后也提到了联防的失效,他说“双塔或者一大四小的阵容,在防守端出现了不少漏洞,有时候对不上人给对手三分”,但这赛后总结听起来更像是甩锅而不是复盘。
是队员没有做好自己的任务吗?我觉得不是。
反而是教练,在战略和战术上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才是中国女篮倒在半决赛的主因。
赛前讽刺日本队无能的宫鲁鸣,反而才是在这场对决中被压制的一方。
全场比赛40分钟,有30分24秒他都在被对手牵着鼻子走。就算隔着屏幕你也能感受到他在用人方面的举棋不定,以及战略上的左右摇摆。
日本队从第一节开始就投出了神准的命中率,田中心单节三分球5中5,一个人得到21分,日本主教练说他并不感到意外。如果你在现场的话,你或许也会觉得,并没有那么意外。
在这场半决赛之前,多数观众和媒体都没有入场的时候,日本女篮就已经早早抵达球场开始了第二轮热身。当中国女篮迎着欢呼声跑进场地的时候,日本女篮已经进行了大概20分钟的投篮训练了。
看着两边的热身,我还和朋友发消息说:“为什么日本女篮这些人都投得那么准?几个后卫空位状态下怎么投怎么有。中国女篮那边热身都哐哐打铁,就韩旭能进。”
到了第一节还剩三分多钟,田中心被重新换上场的时候,看台上的一位球迷大哥疯狂喊着,“别让26号再投了!”下一秒就看着田中心投进了三分球,在这三分钟的时间里得到了11分。
这是普通球迷都能意识到的问题。
宫鲁鸣忌惮日本队的小快灵,所以废了我们的双塔高度。虽然我们说日本队防张子宇防得好,但19分钟就能拿下17分和4个前场篮板的效率远远谈不上被锁死。
其实从实际比赛的观感来看,张子宇在进攻端仍然是碾压对手的大魔王,只要她能够拿到球,日本女篮的防线还是无计可施。
使用张子宇仍然有可观收益,赛后数据表张子宇那一栏全队最高的+6正负值就是最好的证据。
如果我们拆分比赛过程,你会发现:
在张子宇替补登场之前,中国女篮7-10落后;然后张子宇上场打到被换下,比分变为20-14领先。
第二节张子宇出场时,比分被扳平为27-27。但这一次张子宇从上场到下场,比分却变成35-39落后,可是这一段时间张子宇在场上打得非常别扭;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一直跟着日本女篮的节奏去推快,没有人去找场上对位优势最大的张子宇......
更诡异的是,这场比赛给张子宇喂球喂得最好的是,小前锋黄思静和中锋韩旭。
上半场还剩5分06秒,宫鲁鸣才开始派上这届赛事让人眼前一亮的双塔。但双塔组合打了3分钟,比分反倒从37-41被拉开到41-49,而还是那个问题——张子宇根本就接不到球。
既然你用双塔要高度压制,那为什么场上最高、最能威慑对手的强点,连球都碰不到呢?
不可否认的是,如果张子宇不能在篮下拿到球完成终结,那她在比赛的其他环节就是“累赘”。但战术设计存在的意义不就是,尽可能在其他方面把张子宇保护起来,并稳定地发挥她进攻端的统治力。
可是,我们却没有做到......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在上半场结束前,我们实现了比分上的反超。
为什么反差来得如此之快?
因为在上半场结束前的2分多钟里,我们好像又突然意识到,“是不是该多把球打到张子宇那里?”
而当我们把节奏压下来,每个回合都落阵地找张子宇凿篮下,日本队的小个子阵容就相当狼狈,我们的每次进攻都收获颇丰。
比赛里张子宇频繁的上场下场,大概就是这次中国女篮策略摇摆不定的缩影。
与其说是日本女篮找到方法减弱了张子宇的统治力,某不如说是我们被策略上的摇摆和临场的举棋不定束缚了手脚。
赛前隔空喊出的狂言,让自信变成了自负,自负让人放松警惕,最终变成了笑话。
早在3000年前,就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勇猛无比的巨人歌利亚让所有敌人惧怕,但拥有无穷力量的歌利亚却被小小的牧童大卫用弹弓击败。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天赋会输给努力和战术。
对于中国女篮来说,日本女篮绝对是我们最好的对手。她们已经在过去6届亚洲杯里5次夺冠,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表现我们也有目共睹。
当然,我们每个人都相信,这支中国女篮也能在未来做得更好。
但教练在发布会所说的“这支中国女篮‘才成立’三个月,需要恢复体能”之类的,也绝不是理由。
如果连亚洲的对手都无法击败,该如何走向世界呢?
WNBA常规赛 康涅狄格太阳 - 华盛顿神秘人 全场录像
WNBA常规赛 明尼苏达山猫 - 纽约自由人 全场录像
男篮非锦赛八强附加赛 喀麦隆男篮 - 民主刚果男篮 全场录像
篮球热身赛 斯洛文尼亚男篮 - 英国男篮 全场录像
男篮非锦赛八强附加赛 几内亚男篮 - 马里男篮 全场录像
男篮非锦赛八强附加赛 塞内加尔男篮 - 南苏丹男篮 全场录像
WNBA常规赛 亚特兰大梦想 - 金州女武神 全场录像
WNBA常规赛 达拉斯飞翼 - 拉斯维加斯王牌 全场录像
08月18日男篮亚洲杯决赛 澳大利亚男篮 - 中国男篮 全场录像
08月17日CBA夏季联赛库尔勒站 新疆 - 广东 全场录像
08月17日NBL常规赛 石家庄翔蓝 - 江西鲸裕清酒 全场录像
08月17日NBL常规赛 湖北文旅 - 长沙勇胜 全场录像
08月17日NBL常规赛 合肥狂风峻茂 - 盐南苏科雄狮 全场录像
08月17日CBA夏季联赛库尔勒站 山西 - 青岛 全场录像
08月17日男篮亚洲杯铜牌赛 伊朗男篮 - 新西兰男篮 全场录像
2025年第15届全运会男篮赛事引热议,比赛时间地点确定
篮球运动员身材对比:高尚、阿泰斯特谁更强?尚平、大本钟呢?
2025年NBA季后赛将至!深入解析评分规则与球队战术
CBA老牌强队广东男篮栽跟头!外援政策下矛盾究竟在哪?
NBA 公布全明星扣篮大赛名单,星光黯淡,历史上大咖云集
5月7日晚CBA总决赛首战打响!广厦主场惜败北京男篮
前队友谈字母打队友头:应该是开玩笑 但要打我我不会善罢甘休
解决“有人教”“上哪学”,不断推进科学健身指导深入基层
2025年国际篮联亚洲杯:中国男篮时隔十年重返决赛,有望夺冠
篮球名宿陈道宏:中国男篮的表现让我们感觉像“过节”
十年磨一剑!NBA总得分榜炸锅,字母哥登顶,杜兰特为何消失?
小球时代10年联盟总得分榜揭晓!哈登第2,第1是谁?浓眉哥第10
太细节了!王俊杰背打起球投篮时甚至搓了一下球!网友:中国司机
追光|属于他们的“运动无限”,也是属于每一个你的“气象万千”
姚明第一场nba比赛 初登NBA不惧奥胖!姚明谈回忆及队友,还提及中美训练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