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洋太难了 国足希望之星自曝海外联赛月薪只有1000元 倒贴钱度日

作者:看球吧 时间:2025年10月17日 06:45 分享

近日,国际足坛权威数据统计机构公布了各国海外联赛效力球员的数量,中国只有7名球员在海外联赛效力,而且无一人在欧洲五大联赛,几乎都是在欧洲低级别的球队打拼。相比蔚为壮观的旅欧日韩球员,真的是令人心酸。

而在这可怜的7名旅欧球员中,20岁的杜月徵与王博豪凭借在荷乙、西协甲不俗的数据表现,成为中国足球留洋版图中少有的 “亮色”。不过,近日足球日报,效力于西协甲马贝拉俱乐部的杜月徵,一番关于留洋生活的自述,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中国球员留洋之艰辛。

在多数人印象里,中国球员一旦身处海外联赛,收入应该比较可观。但事实上,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据杜月徵自述,他在西班牙的月薪仅有1000多元,这笔微薄的收入甚至无法覆盖他的日常生活开支,仅能勉强支付吃饭费用。

换句话说,这位U20国青成员、中国足球的 “未来希望”,如今是在 “倒贴钱” 坚持留洋。要知道,西协甲作为西班牙第三级别联赛,其竞技水平被普遍认为与中超相近,但薪资差距却堪称天壤之别:国内顶级球员年薪轻松过百万,即便是中乙球员的工资,也远不止1000元。这种悬殊的收入对比,应该是很多中国球员不愿意留洋的真正原因。

有人或许会说,20岁的杜月徵还处在职业生涯起步阶段,拿如此低薪也在情理之中,且马贝拉并非西班牙繁华大城市,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他的处境或许是个例。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其实,马贝拉队内多数球员月薪在5000-6000元之间,虽然高于杜月徵,却仍与国内球员收入有比较大的差距。

更关键的是,欧洲联赛的竞争激烈程度,是国内球员难以想象的。即便不谈薪资差距选择留洋,也未必能获得稳定的出场机会。即便幸运地踢上比赛,也得面对 “无人捧、无光环” 的落差。在国内,他们可能是被球迷追捧、俱乐部器重的 “球星”,在海外赛场,他们却只是需要为一个替补席位拼尽全力的鸡肋型球员。

在国内,中国球员无需面对文化隔阂与生存压力,甚至不少球员还能利用 “球星” 身份兼职做网红,增加收入与曝光度。一边是高收入、高关注度的舒适圈;一边是低收入、高压力的夹缝生存,在现实面前,许多中国球员难免趋利避害,选择留在国内联赛躺平。

像杜月徵这样为留洋梦想打拼的球员,实属难能可贵。正因为他们宁愿 “倒贴钱也要留洋” ,才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足球未来之希望。不过,他们可以为了留洋选择“倒贴钱”打拼,我们的足球管理者不应该对此置若罔闻。当一个国家足球的 “未来希望”,需要靠 “倒贴钱” 才能在海外联赛立足时,这样的希望能坚持多久呢?我们不敢想象。难道我们的足球管理者,不应该为此做些什么吗?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欢迎评论区讨论。

热门视频